1973年12月,毛主席提出了“八大军区司令对调”的策略,中央要求八个重要军区的司令两两对调,并且在十天以内就要到岗。
之所以提出这一策略,是因为在新中国建立起来之后,毛主席就意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,所以多年来一直十分注重中国的军事发展。
01
当时中国国内一共有十大军区和十位司令员,其中有八个长期没有调动,在任时间已经超过了20年。
长期在任的司令员比较了解当地情况,对于工作的章程也更加清楚,但像毛主席这种从战争年月走过来的老革命家认为,长期的安逸会滋生裙带关系,同时人也会产生惰性,所以在与高层领导商议之后,毛主席便做出了这个决定。
12月22日,中央军委下达命令,要求对调军区的司令员们十天内就要到岗,随行人员也有要求,最多只能带10人。
展开剩余76%对于这一调令,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,毕竟这些司令员都是有资历的老人,在任的几十年里已经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军务十分熟悉,一旦更换工作地就意味着要从头开始,谁也不可能百分百乐意。
但出于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,大部分司令员都相当配合,只有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强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。在大会上宣布调令的时候,他就故意不吭声,导致负责点名的同志十分尴尬。之后他还公然表示,自己除了南京哪里都不会去,当初是毛主席让自己待在南京的。
02
许世友这么做当然不是要违反组织和主席的命令,他脾气耿直火爆,但对党组织一直忠心耿耿。
之所以当众发脾气是因为他脑子有点轴,一时没有想清楚主席为什么之前让自己留在南京,现在又要让自己离开。其实他这般行事也在主席的意料之中,于是不久之后主席就主动派人请许世友,让他和自己下棋。
在去之前许世友心里也有些彷徨,毕竟自己之前公然发脾气,还违抗了主席的命令,事后想想也有些后悔,最主要是担心主席失望和生气。但见到主席之后他的心就安定下来了,因为主席看上去还是和颜悦色的样子,似乎并没有打算斥责他。
主席面前摆了一副象棋,于是两人便开始下象棋,许世友执红子先下,他率先移动了一个兵,暗指自己一辈子都是主席的马前卒,甘愿为主席和国家做贡献。主席自然明白他的意思,见状只是温和地笑笑,之后便拿起黑色的“将”走了一步。许世友见状十分惊讶,以为是主席走错了,便出言提醒主席。
谁知主席却叹了一口气,说老了指挥不动了,所以只能自己挪位置。听了这句话许世友惊出了一头冷汗,立刻站起来行了一个军礼,然后说自己坚决服从主席的指示。辞别了主席之后,许世友立马践行自己的诺言,回去收拾行李出发前往广州军区。
03
之后的事实证明,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,在实施了“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”之后,军队原来的固有管理模式被打破,中央领导以及军委主席的领导权得以保证,同时地方军区的私有矛盾也在无形中被化解,这一决策为我国之后的军事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,主席也用自己的智慧将其化解,对于许世友问题,若是一味强硬地命令他去军区上任,可能会导致他产生逆反情绪,这样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以后会变成一种隐患。
所以主席以下棋的方式,让许世友感受到自己的无奈,也委婉地提醒了他自己的身份和职责,很快便让许世友低头,乖乖去上任了。一步棋,不仅维护了中央的政策,也保护了许世友的面子和自尊心,主席的指挥与谋略在一步棋中便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许世友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主席的尊敬,1976年9月9日主席去世,远在广州的许世友知道后第一时间回到北京,并且一定要亲自为主席守灵,对他来说,这是他能为主席做的最后一件事。
发布于:天津市